展览频道
曾建颖:旁观他人之幸福
- 展览时间:2025/3/20-2025/5/30
- 展览城市:上海-
- 展览地点:上海市静安区文安路30号四层
- 策展人:王乙竹
- 主办单位:经纬艺术中心
- 协办单位:
查看所有大图
Regarding the Mediocrity of Others
Longlati经纬艺术中心欣然宣布将于2025年3月19日呈现曾建颖(b.1987)个人展览“旁观他人之幸福”。本次展览遴选其近年完成的十六件作品,通过工笔技法与胶彩媒介的结合,以细腻笔触与隐喻意象展开对肉身欲望与心理诉求的双重探索,并借视觉叙事勾勒出集体潜意识中的某种精神侧写。展名的提法源于苏珊·桑塔格(美国)2003年的著书《旁观他人之痛苦》,桑塔格在书中指出:“摄影把一切客观化,将某人或某事转化为可占有的物件。而照片如同某种炼金术,因其被珍视为现实的透明观照¹。”她警示,当苦难沦为被消费的影像时,观看可能滋生冷漠而非同情,并质疑这种观看能否真正推动改变。在此理论脉络下,曾建颖提出思考:若创作实践聚焦于日常(司空见惯)行为是否也能唤起画面主体为“旁观者”所带来的另类遐想?群体互娱时,吸烟已成为人与人建立联系、寻求归属的隐性媒介。点燃香烟的瞬间、烟雾中的目光交汇、吞吐间的无声交流,此类散发的肢体动作,最能映射出都市人群的心理诉求与社会互动。曾建颖创作的《取火》(2022),画中人物点烟的动作既像个体对社交归属的主动寻求,又像群体对身份认同的无意识应对。吸烟社交或许并非真正意于建立深度联系,更像一面《棱镜》(2024),用近乎表演的镜像动作去观察他人的存在,并确认自身在社会空间中的位置。同样,当缀饰不再单一地附庸于身体表面,而是刺入肌肤,珠宝手饰便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装扮意味。采用“盛上”技法的《森罗》(2024)系列,颜料与金属箔的逐层堆叠给予缀饰很强的立体感,使镶嵌焕发出新的语言。所谓“华丽的疼痛”却成了都市亚文化青年寻求认同的标志:穿刺的瞬间突破身体界限,缀饰作为引线针,他们通过痛感建立起社群纽带。当金属的冷峻与身体的柔软并置时,他们追求个性独立却依赖集体认同,渴望浮夸表达又借机维系起情感链接。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