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展览
卓克艺术网>展览频道>2010(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
2010(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
2010(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
展览时间:2010/5/26-2010/5/31
展览城市:杭州
展览地点:
策展人:意大利艺术家联盟
主办单位:
协办单位:
查看所有大图

展会介绍

5月26日—5月31日,2010(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将在和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5月份的杭州,艺术蠢蠢欲动,爆发其最强劲的势头,杭州艺术博览会更是卯足了劲要将当代艺术推向高潮,引导主流,领航前沿,用最具个性、时尚、现代的艺术语言构建最前卫的艺术圣殿。
此次展览除了本土艺术之外,还将奉上一场大型的“意大利当代艺术展”——800平方米展位,300多件作品,这个来自异国的艺术盛宴的诱惑岂能阻挡?

策展:意大利艺术家联盟
            意大利艺术家联盟作为杭州艺术博览会——意大利当代艺术展的策展机构更是为这场盛宴增添了期待值。意大利艺术家联盟不仅是一个      国家级机构,而且还是一个在欧共体中占重要地位的艺术机构,他们的宗旨是独一无二的创新,艺博会上我们将会领略到其出其不意带      来的精彩。

亮点:部分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将闪亮登场
      展会期间,威尼斯双年展上的部分作品将首度亮相杭城。有“艺术界的奥林匹克”之称,被誉为艺术界的嘉年华盛会,并且拥有百年历      史的威尼斯双年展将为广大观众呈上精彩纷呈的名家名画,并结合杭州艺术博览会当代艺术展的主题,将向世人展示出当代艺术思想的      广泛性和多样性——个性、前卫、时尚、现代。西子湖畔、和平广场带来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还有心灵上的放松。

未来链接:数字艺术中国2010

5月26日—5月31日,2010(第三届)杭州艺术博览会召开期间,一场名为“未来链接”的数字艺术中国展览将在杭州和平国际展览中心上演。来自国内外的12位著名艺术家将带来超过20件动态和静态数字艺术作品,献礼世博会杭州之旅。中国数字艺术协会秘书长、国家博物馆顾问王泊乔告诉记者,本次展览是由中国数字艺术协会和杭州艺术博览会共同主办,也是数字艺术中国2010年重要展项之一。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数字艺术中国网主编李铭超介绍,本次展览特邀国内外著名数字艺术家参展,其中包括为2010世博会未来馆500平米互动屏幕创作巨型动画电影的知名艺术家卜桦,曾入选戛纳影展并获法国短片大奖的艺术家林哲乐,倍受国际艺术界瞩目的中央美院教授缪晓春,著名当代艺术家张小涛,中国美术学院吴俊勇,著名多媒体艺术家丰江舟,著名动画艺术家皮三、唐茂宏,旅居美国的华裔艺术家黑峰,屡获国际大奖的香港新媒体艺术家林欣杰(Keith Lam),数码像素画高手代化、跨界艺术家蒋非默等都将会在本次“未来链接—数字艺术中国”展览中展出他们的代表作品和2010年的最新作品。

卜桦  拥有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位于南市发电厂旧厂房的城市未来馆,将是一个充满狂想的未来世界:500平方米的巨大屏幕播放动画片,带领参观者体验在空中生活的快感,甚至飞去
太空游玩。而动画的创作者,被美国奥斯卡奖评委布里斯托女士誉为“中国年轻艺术家的天才之一”的卜桦与仍在传统艺术领域创作的艺术家们已有明显的区分,思考方式、价值观也不一样,对世界的理解方式和表现方式也不同了。

卜桦的数字绘画作品非常强调想像力,她用电脑手绘板描 绘出一幅幅超现实的图景,画面中经常出现的红领巾小女孩、怪龙、肯德基大叔、飞机等形象,与中式传统建筑背景、哥特式建筑背景、想像中的地域空间,乃至鸟巢、水立方等叠加在一起,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交织和观念碰撞,直刺当代都市人的内心世界,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共鸣,但她这种独特的艺术绘画语言无论承载介质是网络还是纸上作品,不变的仍是直指心灵的感动。

这次展览她带来魔幻写实风的《未来荒》,作品中她用一贯简洁有力粗线条和浓烈色彩勾勒出一幅超现实的场景,搭配未来感十足的电子音乐,呈现出宇宙人生中的孤独感、心有可能产生的距离和相遇的偶然性。作品中的小女孩和裸体女郎分别代表着人生不同时期的状态,尽管心理状态不同但或多或少都会觉得孤独。小女孩的世界比较富饶,她在自得其乐地感受一切,但有时仍会感到孤独,还是需要自备太阳。而女郎则一直在寻找,犹如她手中红线牵着的那只仙鹤:向往得到自由,但又一直受到束缚,直到一瞬间线挣断鸟飞走,女郎也似乎觉醒一样地从地上站起来而后走开……而未来究竟是美好还是荒芜一片,值得人们深思。

缪晓春  3D数码艺术颠覆美术史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曾以数字艺术史诗巨作《坐天观井》带给杭州观众全新视觉体验,此次将在杭艺博展览上首映历时1年半创作的3D数字艺术作品《重新连接》。据策展人、数字艺术中国网主编李铭超先生介绍,缪晓春是在国内参与数字艺术领域创作的知名艺术家之一,他的创作团队规模和技术实力在国际上也是较为少见的,加上艺术家自身的观念的深度,缪晓春的艺术作品总能给人以一种宏大的史诗画面的感觉。上届在杭州的展览中《坐天观井》就曾经引起轰动,引起了众多观众和媒体的关注。相信本次新作品能够再造轰动效应。

林欣杰  探索新媒体艺术一切可能性
林欣杰是香港较为杰出的数字艺术家之一,善于运用声音、影像、互动装置结合的特点创作做作品。香港他著名的互动艺术作品《MOVING MARIO》曾经在2008 奥地利电子艺术节Ars Electronica的获奖 ,多次受邀展出在克罗地亚,荷兰,巴西等地,本次也亮相杭州。

张小涛  挑战你的视听经验
张小涛是国内著名的当代艺术家,而他的数字艺术作品更加挑战你的视觉经验。他的作品在丰富的观念背景下透着大制作的手笔。在对李铭超先生的采访中曾提到过张小涛本次参展的作品——《痕》 :“作品中所展现的山水、烟云、脚手架、电路板、细胞、城市建筑和废墟的交织就像是我们今日世界的镜像,在这种图像中去记录和见证人们今天的精神痕迹。画面中多处有镜头是关于“手”,时而一只巨大“手”出现在屏幕中,时而纵深成“手的网状”,作品中暗含了几条线索,用数字艺术的语言去编码我们在历史、现实、个人交错的复杂背景中的精神遭遇和人文关怀。透过作品似乎我们看到了艺术家对于社会和历史的另一种倾诉和阐释,从微观到宏观再到微观的叙事手法,加上空灵的电子乐让作品更加立体。其实数字艺术的最大魅力就是多维角度的叙事方式,这种方式同样让观者也有思维的广度延伸和艺术在构造。”

皮三   携手左小祖咒《咖啡时光》
皮三是国内少有杰出的艺术动画艺术家,以往的作品《一毛钱》和《白日梦》不仅风靡网络,同时参展了中国数字艺术协会策划的一系列国内外、香港、台湾等地展览。作品《白日梦》代表中国数字艺术协会的艺术动画单元部分同法国数字艺术重要媒体,数字艺术国际网的论坛活动中作为开篇作品展示。此次艺术家皮三为杭州带来了新作品《咖啡时光》,该作品的最大亮点是采用了平面镜头移动,以及新闻事件的最简单元素化进行了“关联描述”和动画表达。作品中也通过这种方式“批判”了社会事件和新闻事件,这种看似平铺和简单的元素表达方式,相反比繁复的画面更具有震撼力。相信观者在看过整个作品后,会对作品《咖啡时光》的理解有着独特的见解。同时作品中音乐部分的亮点就是采用著名音乐人左小诅咒的歌曲作为作品音乐部分的线索。左小祖咒同样是也国内知名的独立音乐人,以批判性和独立音乐特性影响着普通大众,同样也对其他艺术家有着什么的影响。

蒋非默  设计师?策展人?艺术家?
在本次展览中,蒋非默将带来独特的新媒体水墨作品《钻石》,作品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蒋非墨不仅是艺术家,同时也是年轻的策展人、设计师。善于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创造方式去表达艺术家内心的感受。

林哲乐  入选戛纳影展的80后
林哲乐虽然是本次展览中最为年轻的艺术家,但是他的作品却是展览的又一亮点。其实早在几年前林哲乐的作品就曾入选戛纳影展并获法国短片大奖,又在即将召开的上海世博会中,担任了宣传片视觉上海《声呼吸》的主要创作者和导演。此次林哲乐带来的作品《REPANDA》同样以一个年轻、可爱的视觉方式在叙述着作品。作品用可爱的熊猫形象作为主要创作元素结合电子乐的音乐节拍,以轻松的方式展示着作品。作品从“重复”和“规律”,再到“中断”和“不规律”的方式似乎在表达着这个数字时代和快速消费品时代利与弊,从规律和独特的差异上,表达了年轻人对待这个社会的态度。它用轻松的元素抽象的引发了一种对于现今时代的一种思考。

                           
吴俊勇  行走在绘画与动画的边界
吴俊勇是非常善于运用新型媒介来创作作品的,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本次参展的作品《乱花》中,戴着红色高帽的一群裸体小人成为其中的主角,用各种奇怪动作在单调的音效和片段式场景中表现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例如“吹捧”、“盲从”、“傀儡”。 每个片段都像是写日记一样,需要找到合适的词汇,作品似乎更为关注日常生活的最表层,像水面上脏脏的油腻一样。

黑峰  美籍华裔艺术家玩转乱码时代
黑峰是最具有探索和实验精神的艺术家之一,他的艺术观念和创作也与以往视觉艺术的形式和内容相比较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早在十几二十年前就曾运用数码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新材料与新艺术形式和新观念的探求。这次展出的《乱码时代》系列作品可贵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信息”、“新闻”、“事件”、“文化”、“宗教”成了一串串、一行行的乱码,跳跃连接代替线性思考,多向度空间取代绘画透视。其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与观赏者的互动中,交流受到阻碍,观赏经验也被乱码化了。

丰江舟  多媒体舞台剧惊动杭州
丰江舟的多媒体舞台剧利用先进数字技术,结合多媒体道具、声音及身体语言的表演形式,让演员在电、光、声营造的奇特舞台中进行现代舞蹈式的表演,展现了一种新的视听经验和有趣的互动性。

代化  人人都是艺术家
非专业出身,曾经是知名网站新闻编辑的代化擅长运用数码软件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巨型像素画,本次展览他的2010年新作三维数码动画"道德的起源"饶有趣味,通过猴子和桃的故事引发人们对于道德的哲学思考。同时也向我们昭示数字化时代“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趋势。

唐茂宏  让你无所适从的实验动画
本次参展的作品《兰花指》是唐茂宏的第一部实验动画作品,正确地说是三屏动画装置,更多的时候影片是以装置的形式在展览中与观众见面。这也是他一次用动态的影像来表达他的“胡思乱想”,原因按唐茂宏的说法归结为:影像的表象更为宽泛、更为丰富、更能表达他的“胡思乱想”,而选择动画而且不是一般的影像,是因为他更习惯一个人慢慢地做一件事,不能适应很多人相互协调的工作。三个圆形的画框并列在画面之中,画面内容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联系,它们是片断式的,随时可以抽出其中的一个画面单独成章。画面内容千奇百怪充满魔幻色彩,长尾巴的女生、巨大的蜗牛、兔子在和大象交配、长着兔耳的蒙面人、绚烂的蘑菇......你会惊讶于他对生活中图像的敏感,这些影像交织在一起让你无所适从,思索画面背后更深的含义变成徒劳,“我认为去想象片子里面的意义是很无谓的,没有为什么,都只是碰巧发生的……闪烁其词,欲言又止是片子的风格”。

上一篇展览:李列油画作品展

下一篇展览:贤先生将最新作品展览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